在游泳運動中,泳鏡作為保障眼睛免受池水刺激以及提供清晰視野的關鍵裝備,其質量與性能至關重要。泳鏡常處于復雜水環境,尤其在海水游泳場景下,需面臨高鹽分腐蝕挑戰。鹽霧試驗箱模擬鹽霧環境,對泳鏡進行加速腐蝕測試,能高效評估其耐腐蝕性能,確保泳鏡在實際使用中保持良好狀態,為產品研發、質量控制提供關鍵依據。

鹽霧試驗箱
工作原
鹽霧試驗箱模擬海洋或高鹽環境,核心原理基于鹽霧加速腐蝕機制。通過精確調配特定濃度鹽水溶液(如常用 5% 氯化鈉溶液),利用壓縮空氣將溶液霧化,形成微小鹽霧顆粒,均勻彌漫在試驗箱內。試驗箱具備精準溫濕度控制系統,一般將溫度恒定在 35±2℃,濕度維持在 95% 以上,模擬潮熱海洋氣候。在此環境中,鹽霧中的氯離子(Cl?)憑借強穿透性,迅速破壞泳鏡金屬部件表面氧化膜,加速電化學腐蝕反應,使泳鏡在短時間內經歷近似長期實際使用的腐蝕考驗,便于快速評估其耐鹽霧性能。
測試泳鏡的重要性
保障泳鏡在海水環境的耐用性
海水含鹽量高,普通泳鏡若未經過嚴格耐鹽霧測試,頻繁在海水使用時,金屬鏡框、鼻托、鏡帶扣等部件易生銹腐蝕,導致結構損壞、脫落,影響使用安全與壽命。通過鹽霧試驗箱模擬海水鹽霧環境,能提前篩選出耐腐蝕性能優異的泳鏡產品,確保其在真實海水場景下可長期穩定使用。
提升泳鏡佩戴的安全性與舒適性
鹽霧腐蝕不僅損壞泳鏡物理結構,還可能使金屬部件表面產生尖銳銹斑,劃傷使用者面部皮膚;腐蝕導致的部件松動,易造成泳鏡佩戴不穩,在游泳過程中脫落,危及使用者安全。經過鹽霧試驗篩選的泳鏡,可有效避免此類問題,保障佩戴的安全性與舒適性,提升用戶體驗。
測試流程詳解
樣品準備
清潔處理:選取待測試泳鏡,先用溫和清潔劑與柔軟毛刷仔細清潔表面,去除生產過程殘留油污、灰塵及脫模劑等雜質,再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確保泳鏡表面干凈無污染,避免雜質干擾鹽霧腐蝕測試結果。理安裝固定:將清潔后的泳鏡用專用夾具穩固安裝在試驗箱樣品架上,調整角度使泳鏡各部位,尤其金屬部件、鏡片邊緣密封處等關鍵區域,能充分暴露于鹽霧中,且避免泳鏡間相互遮擋、干涉,保證鹽霧均勻覆蓋。
試驗參數設定
鹽溶液配制:依據標準,精確稱取氯化鈉試劑,用去離子水配制成濃度為 5% 的鹽溶液,并用精密 pH 計調節 pH 值至 6.5 - 7.2 區間,確保溶液性質穩定,模擬自然鹽霧環境。
溫濕度與噴霧參數:設定試驗箱溫度為 35±2℃,濕度不低于 95%,保證潮熱環境。調節噴霧壓力至 0.07 - 0.17MPa,控制鹽霧沉降率在 1.0 - 2.0ml/(80cm2?h),確保鹽霧均勻細密覆蓋泳鏡表面,維持穩定腐蝕環境。
試驗時長確定:根據泳鏡預期使用場景與行業標準,確定試驗時長。如普通民用泳鏡,一般進行 48 - 96 小時測試;針對專業海水游泳競賽用泳鏡,為確保苛刻條件下可靠性,可能延長至 168 小時甚至更久。
試驗過程觀察記錄
試驗期間,每隔一定時間(如 4 - 8 小時),通過試驗箱觀察窗或暫停試驗開箱,檢查泳鏡狀態。詳細記錄金屬部件表面腐蝕情況,如是否出現銹點、銹斑、銹蝕面積擴展;鏡片是否有脫膜、模糊、變色;鏡框及密封膠條是否變形、老化、開裂等現象。同時,監測試驗箱溫濕度、鹽霧沉降率等參數,確保始終處于設定范圍,保證試驗準確性與穩定性。
結果評估
外觀檢查:試驗結束,取出泳鏡,先用流動清水輕柔沖洗表面鹽分,再用冷風快速吹干。在明亮環境下,借助放大鏡等工具,全面檢查泳鏡外觀,對比試驗前后照片,評估腐蝕程度,統計銹點數量、銹蝕面積占比,記錄鏡片、鏡框、密封膠條等部件外觀變化。
性能測試:對試驗后泳鏡進行性能復測,如檢查鏡框、鏡帶強度,確保無因腐蝕導致的結構損壞;測試鏡片光學性能,包括透光率、折射率變化,評估是否影響視覺清晰度;檢查泳鏡整體密封性能,將泳鏡浸入清水中,觀察是否有漏水現象,綜合判斷泳鏡經鹽霧腐蝕后性能是否仍符合使用要求。
相關標準遵循
在鹽霧試驗箱測試泳鏡過程中,需嚴格遵循國際、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確保測試規范性與結果可比性。國際上,ISO 9227《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規定鹽霧試驗通用方法、條件與評估準則;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ASTM B117 標準,詳細說明鹽霧測試流程、設備要求等。國內 GB/T 10125《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等效采用 ISO 9227,為國內鹽霧試驗提供標準依據。此外,泳鏡行業專屬標準,如 GB/T 44458.3 - 2024《運動用眼部和面部保護 第 3 部分:水面游泳用游泳鏡的要求和試驗方法》,明確泳鏡耐蝕性測試具體細則與合格判定標準,涵蓋材料、結構、光學特性等多方面對耐鹽霧性能要求,保障泳鏡產品質量與使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