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在現辦公場景中,辦公椅是員工日常工作的核心裝備之一,其使用周期通常長達 3-5 年,且需頻繁承受人體重量、坐姿調整及環境振動等多重作用。隨著遠程辦公的普及,辦公椅的使用強度進一步提升,用戶對其穩定性、耐用性及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嚴苛。然而,辦公椅在生產、倉儲及運輸過程中,易因顛簸振動導致結構松動、部件損壞;長期使用中,椅架焊接點、氣壓桿、滾輪等關鍵部位也可能因疲勞振動出現安全隱患。電磁式振動臺憑借高精度、高可控性的振動模擬能力,可精準復現辦公椅在全生命周期內可能遭遇的振動環境,為辦公椅質量檢測與性能優化提供科學依據,成為辦公家具行業質量管控的核心設備。
樣品篩選與預處理:選取 3-5 把同批次、未經過載使用的辦公椅,拆除包裝后,用酒精棉片清潔椅架、扶手、坐墊等部位,檢查初始狀態 —— 記錄椅架焊接點是否有裂紋、氣壓桿升降是否順暢、滾輪轉動是否無異響,避免初始缺陷影響測試結果;
模擬真實使用狀態:根據辦公椅設計承重(通常為 75-150kg),在坐墊上放置等效重量的沙袋(誤差 ±1kg),模擬人體坐姿壓力;同時將扶手調至常用高度(距坐墊表面 20-25cm),滾輪鎖定在 “自由轉動" 狀態,還原日常使用場景;
樣品固定與定位:將辦公椅通過專用夾具固定在振動臺臺面中心,夾具需與椅腳底部貼合,避免振動時樣品移位;同時調整臺面水平度(誤差≤o.1°),確保振動能量均勻傳遞至辦公椅各部位。
運輸模擬測試參數:參考 GB/T 4857.23《包裝 運輸包裝件 隨機振動試驗方法》,設定隨機振動波形,頻率范圍 5-500Hz,加速度 0.5-1.5g,測試時間 8-12 小時,模擬辦公椅從工廠到倉庫的長途運輸顛簸;
日常使用振動測試參數:依據 QB/T 4463-2013《辦公椅》標準,采用正弦振動波形,頻率 10-50Hz(對應坐姿調整時的振動頻率),振幅 0.5-2mm,循環次數 10000-50000 次,測試辦公椅長期使用中的結構穩定性;
老化共振測試參數:通過掃頻測試(頻率 5-200Hz,掃頻速率 1oct/min)確定辦公椅共振頻率,再以共振頻率持續振動 2-4 小時,加速度 2-3g,驗證椅架、氣壓桿等關鍵部件的抗共振疲勞能力。
參數實時監測:通過振動臺配套的加速度傳感器(精度 ±0.01g)、位移傳感器(精度 ±0.001mm),實時采集臺面振動數據,確保頻率、振幅、加速度始終處于設定范圍,鐘通過高清攝像頭觀察辦公椅狀態,重點記錄:椅架焊接點是否出現裂紋、扶手與椅架連接螺絲是否松動、氣壓桿是否漏氣(可通過坐墊高度變化判
偏差超過 5% 時自動停機調整;
樣品狀態觀察:每 30 分斷)、滾輪是否卡滯;若出現嚴重損壞(如椅架斷裂),需立即停止測試,分析失效原因;
數據存儲與導出:測試結束后,自動生成振動參數曲線(頻率 - 時間曲線、加速度 - 位移曲線)與樣品狀態記錄表,支持 Excel、PDF 格式導出,便于后續分析與報告編寫。
結構完整性評估:測試后拆解辦公椅,檢查關鍵部件 —— 椅架焊接點無裂紋、螺絲松動量≤0.5mm 為合格;氣壓桿在 1.5g 加速度下無漏氣,坐墊高度變化≤2mm 為合格;滾輪轉動阻力變化≤10% 為合格;若不合格,需優化焊接工藝或選用更高強度的材料(如將普通鋼材替換為 Q235 低碳鋼);
功能穩定性評估:測試后辦公椅需滿足:扶手上下調節范圍偏差≤1mm、360° 旋轉無卡滯、氣壓桿升降順暢無異響;若出現功能異常,需檢查連接件間隙或更換軸承型號;
壽命預測應用:通過振動循環次數與損壞程度的對應關系,建立辦公椅壽命預測模型 —— 例如,在 50Hz、1mm 振幅下,50000 次循環無損壞,可預測日常使用中辦公椅的結構壽命≥3 年;若需延長壽命,可在椅架關鍵部位增加加強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