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復層式溫濕度試驗箱工作原理
復層式溫濕度試驗箱一般由雙層或三層獨立的試驗空間組成。以常見的三層結構為例,箱體整體框架采用高強度鋼材制造,保障穩固性。各層內外箱體間填充有聚氨酯泡沫、玻璃纖維棉等高效保溫材料,可有效降低層與層之間以及箱體與外界的熱量交換,維持各層溫濕度穩定。內箱體多選用 SUS304 或 SUS316 不銹鋼材質,因其具備出色的耐腐蝕性,能適應高濕、高低溫等嚴苛環境,且表面光潔,便于清潔維護,避免污染物對試驗結果產生干擾;外箱體通常為冷軋鋼板經靜電噴涂處理,既美觀又防銹。各層均配備獨立的溫濕度控制系統、加熱制冷系統、氣流循環系統以及數據采集系統。
溫度控制
加熱系統:各層獨立配置鎳鉻合金加熱絲作為加熱元件。鎳鉻合金具有高電阻率和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夠迅速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當層內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控制器接收來自精度可達 ±0.1℃的鉑電阻溫度傳感器反饋的信號,隨即增大流經加熱絲的電流,提升加熱功率,促使溫度快速上升。例如,某型號試驗箱上層可在 30 分鐘內從常溫升至 80℃,且升溫速率精準可控。
制冷系統:多采用壓縮機制冷循環,常見的渦旋式壓縮機,通過電機帶動偏心輪旋轉,使動靜渦旋盤相對運動實現制冷劑壓縮。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箱內熱量氣化,被壓縮機吸入壓縮后,在冷凝器向外界散熱冷凝,經節流裝置降壓后重回蒸發器,如此循環往復實現降溫。通過精準控制壓縮機的啟停時間和制冷量,結合溫度傳感器的實時反饋,可將每層溫度控制精度穩定在 ±0.5℃以內,低溫層溫度可達 - 70℃,滿足極寒環境模擬需求。
濕度控制
加濕系統:主要采用蒸汽加濕方式,通過電加熱使水箱中的水迅速轉化為蒸汽,蒸汽經管道均勻輸送至箱內提升濕度。當層內濕度低于設定值下,控制器開啟加濕裝置,精確控制蒸汽產生量,實現濕度穩定上升。部分試驗箱還會采用超聲波加濕技術,利用超聲波高頻震蕩將水霧化成微小顆粒釋放到箱內,加濕效率高且均勻性好。
除濕系統:以冷凝除濕為主要手段,制冷系統工作時使蒸發器表面溫度降低,箱內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在蒸發器表面凝結成水滴,通過排水管道排出箱外,從而降低濕度。當濕度高于設定值上,除濕系統自動啟動,將濕度調控至目標范圍。此外,一些高級試驗箱配備轉輪除濕技術,利用吸濕轉輪吸附水分,再通過再生裝置脫附水分,實現連續高效除濕,確保在不同濕度要求下都能精準調控,濕度控制精度可達 ±2% RH。
為保證各層內溫濕度均勻分布,試驗箱每層都設有獨立的氣流循環系統。該系統由多翼式離心風機、風道、導流板等構成。風機提供動力,驅動空氣在箱內循環流動。空氣先流經溫濕度處理單元(即加熱、制冷、加濕、除濕裝置),被調節至目標溫濕度后,經導流板引導,均勻吹向樣品放置區域。例如,中層的氣流循環系統可將箱內不同位置的溫度差異控制在 ±1℃以內,濕度差異控制在 ±3% RH 以內,確保試驗樣品處于一致的溫濕度環境,有效提升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樣品選取:從生產線上隨機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汽車密封條樣品,涵蓋不同車型、材質(如三元乙丙橡膠 EPDM、硅橡膠等)、結構設計以及生產批次的密封條,以確保測試結果能全面反映該類產品的實際性能水平。
參數記錄:詳細記錄每個密封條樣品的各項參數,包括材質成分、硬度、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壓縮變形率、初始密封性能(如密封壓力、泄漏率等)、尺寸規格以及制造工藝等信息。這些參數將作為后續測試數據分析的基礎,用于評估密封條在溫濕度沖擊前后的性能變化。
安裝固定:將密封條樣品按照實際安裝方式穩固地安裝在測試箱內專用的模擬安裝支架上,確保安裝牢固且安裝姿態與實際使用時一致,避免因安裝不當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同時,在密封條關鍵部位布置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與數據采集系統相連,實時記錄密封條在測試過程中的溫濕度變化。
高溫高濕層:溫度設定為 85℃,濕度設定為 95% RH,模擬熱帶高溫高濕環境。保持該溫濕度條件進行 1000 小時的連續測試,期間每隔 100 小時對密封條進行一次性能檢測。
低溫低濕層:溫度設定為 - 40℃,濕度設定為 10% RH,模擬寒帶低溫干燥環境。同樣保持該溫濕度條件進行 1000 小時的連續測試,每 100 小時檢測一次密封條性能。
常溫常濕層(對照組):溫度設定為 23℃,濕度設定為 50% RH,作為性能對比的基準環境。在整個測試周期內持續監測密封條性能,用于對比其他兩層極限環境下密封條的性能衰減情況。
高溫高濕測試:在高溫高濕層,將試驗箱溫度和濕度升至設定值并穩定后,將密封條樣品放入。每隔 100 小時,利用拉力試驗機測試密封條的拉伸強度和扯斷伸長率,使用硬度計測量硬度變化,通過密封性能測試裝置檢測密封壓力和泄漏率等密封性能指標。同時,觀察密封條外觀是否有變形、起泡、開裂、脫膠等異常現象,并記錄相關數據和現象。
低溫低濕測試:在低溫低濕層,當試驗箱達到設定的低溫低濕條件并穩定后,放入密封條樣品。同樣每 100 小時,采用相應測試設備對密封條的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檢測,特別關注密封條在低溫下的柔韌性變化,如是否出現脆化、斷裂等情況,記錄測試數據和外觀變化。
對比監測:在常溫常濕層,持續監測密封條各項性能指標,確保其性能穩定,作為評估其他兩層測試結果的參照標準。同時,對比不同層間密封條性能變化的差異,分析溫濕度對密封條性能的影響規律。